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们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 《意见》强调要用好社会大课堂,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中小学,引领科学教育发展。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加快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从2022年开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大数据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招生考试研究分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携手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发起“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登峰计划,其内容包括搭建中学线上实验室研学平台、大学实验室开放平台、大学中学共建线下实验室示范性平台、构建创新人才数据库等核心项目。旨在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搭建优秀高中学校与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平台,挖掘合作潜力,共同探索“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贯通优秀高中学校与高水平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衔接培养通道,共同培育立志服务国家基础学科发展和关键领域重大突破的拔尖创新人才。
登峰计划自2022年暑期启动以来,已有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的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登峰平台(登峰计划项目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入驻并面向中学生开放,共计150多位知名教授、学者亲自任教,为中学生组织了32个覆盖面广、形式丰富、专业性强、体验性好的线上线下研学活动。涵盖人工智能、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地理科学、海洋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等数十个专业领域,包含了科普讲座、专家讲座、在线互动、远程实验、参观大学、参观实验室、参与实验项目等多种活动内容。来自国内数百所重点高中的数万名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进一步了解了学科前沿知识,激发自身的科学志趣,形成了对高校和专业的清晰认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登峰计划取得初步成果。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指示,持续探索“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模式,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通道,2023年6月,登峰平台又将迎来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顶尖高校的十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入驻,并组织开展相关实验室线上和线下活动。
截止6月份,登峰平台累计入驻的高校实验室已近40个,预计到2023年底入驻登峰平台的高校实验室将达到50多个,后续还将会有更多高校实验室加入登峰计划,搭建大学实验室共享开放平台,共同探索“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机制与模式,为有的放矢的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贡献高校智慧。
2023年暑假将至,登峰计划依托登峰平台将继续开展双一流大学重点实验室面向中学生开放活动,充分利用双一流大学拥有的优秀教师队伍、先进的实验室资源和优越教育教学条件,搭建大学实验室共享开放平台,让中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更早地接触到科学领域的前沿,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在参与体验中培养自身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目前,登峰平台2023暑期高校实验室开放活动已启动报名,数十个精彩活动也在陆续上线中,诚邀“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中学学生报名参加。